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古诗词的结构特点精选好句143句

目录: 励志句子 2024-05-07 04:24:03 网络整理

1、意境优美

2、”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结合,语言清新生动。

3、(3)照应:这是篇章前后某点内容的衔接,又叫呼应。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代。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5、层层深入

6、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7、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了解诗歌的结构形式对分析诗歌的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诗歌的结构形式不仅仅是这六种,但这六种是常见的,最具特色的。

9、古诗什么结构,古是上下结构,诗是左右结构

10、贺贻孙《诗筏》:“古诗之妙在首尾一意。发语难得有力,有力故能挽起一篇之势;结语难得有情,有情故能锁住一篇之意。能挽起一篇,故一篇之情亦动;能锁住一篇,故一篇之势亦完,两相容也。”发语撒得开,结语收得拢,从撒开得其势至收拢而蓄意终,意脉流通显露为一条开合轮转轨迹,呈现出圆美流转之特征。

11、重章叠句

12、诗歌的特点

13、诗的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在这样反复咏唱中,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4、《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15、没有情,无以谈诗,不抒真情,就算不得诗人.

16、一、梳理所学诗文,归纳语言风格大致类型。

17、开门见山

18、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9、古典诗学的构思理论以立意为起点,决定其全局创构工程及美学价值的基础。冒春荣《葚原诗说》:不能命意者,沾沾于字句,方以避熟趁生为工。若知命意,迥不犹人,则神骨自超,风度自异。仅在字句求新者,犹村夫著新衣,徒增丑态而已。蔡嵩云《柯亭词论》“作词之法,造意为上,谴词次之。欲去陈言,必立新意。”立意以情驭道,情动于中引发联想,伴随立意而来的是心灵的逸想神思,“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20、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21、立意新颖

2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③通过比

24、凝练集中

25、跳跃自如

26、象征: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整理。

27、切入角度

28、层层深入就是指诗歌在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29、照应: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30、一、诗的一句,相当于语法上的一个单句,或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31、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2、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用意曲折,而一气流转,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诗人把新愁旧恨,浓缩在后四句诗里,参差错落,一语百情。由后四句回看前四句,可知全诗情景融洽,不着痕迹。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33、“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34、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35、我最喜欢曹丕的《七步诗》。讲述的就是曹操去世,曹植为了争夺皇位,要杀曹丕,曹丕写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意思很明确,咱俩本就是一家,何必争来争去的呢?对于现在的我们,也一样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打架是没有意义的,俩人相安无事多好。

36、(2)曲笔入题,造成悬念。诗歌开头先来一个开端,不直接触到本题,这样使作品有跌宕起伏之感,吸引读者。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37、虚实相生

3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9、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0、如李商隐的一些朦胧诗。

41、虚实结合。只有真正弄清了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才能准确用到诗歌的鉴赏活动中。

42、有主语或谓语。

4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44、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触景生情的诗,往往先景后情。

45、分行排列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上的特点.

46、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晦涩等类型。

47、赋比兴,诗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

48、(一)、构思

49、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50、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

51、卒章显志

5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53、“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乐景哀情、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54、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55、分行排列

56、”八句皆为工整对仗,全用实词,意象密集。

57、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58、(1)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直接点明题旨或表达情感。

5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60、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只有外在和内在协调一致了,才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61、再如杜甫《登高》:

62、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63、华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4、饱含真情

65、“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

66、凝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67、二、现代文的表现手法有:

68、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缘情布景。

69、本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诗歌从遥望中的牵牛星、织女星写起,由远及近,视线移到织女星,织女织成布才能与牛郎相会,可是终日织不成,急得泪如雨下。相隔浅浅的一道银河,就是不能相会。诗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哀怨动人。

70、“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7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72、古典诗词的构思,追寻远而及近、去而复返的意脉流通轨迹。清人江顺治《词学集成》:“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逾远。必如天上人间,来去无迹方妙。”古典诗词创作,特别注重发语与结语的首尾呼应。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

73、我最喜欢的古诗是那种起承转合的结构。

74、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75、”还有李商隐、李贺的诗。

76、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77、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

78、渲染: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79、诗歌语言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80、形象生动

81、一、古诗的表现手法

82、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83、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84、先景后情

85、立意发想

86、抓切入角度,即寻求意境营造的感兴起点,常常具现为一事、一语、一念之切入,是诗人瞬间妙悟之所得。钟嵘《诗品》论之最详,其云:“'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非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秦臻《四溟诗话》云:“作诗有相因之法,出於偶然。

87、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88、比较两诗不同的语言风格型。

89、因所见而得句,转其思而为文。先作而後命题,乃笔下之权衡也。一夕,读《道德经》:'大巧若拙。’'巧’'拙’二字,触其心思,遂成《自拙叹》云:'出门何所营?萧条掩柴荆。中除不洒扫,积雨莓苔生。感时倚孤杖,屋角鸠正鸣。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巢由亦偶尔,焉知身後名?不尽太古色,天末青山横。’”

90、如杜甫《静夜思》:

91、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92、主导意象,

93、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4、古典诗词艺术构思,重立意发想,抓切入角度,定主导意象。

95、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96、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97、诗言志,中国古典诗歌把“言志”当作重要内容来表达,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诗歌要“首旬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加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98、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99、诗歌强调意的重要性,实际上意不光重要,还应该新颖,应该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新意来,应该有独特新奇的发现和感受.

100、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01、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102、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03、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如朔风逼面、铁骑突出,将作者悲愤焦灼之情、磊落不平之气迸射而出。

104、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105、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106、诗歌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

107、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108、一首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个方面组成

109、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古人对形与象是分别论述的,认为:形,指形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象,是映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通过视觉对物体的直观映象.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110、联想自然

111、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12、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3、如白居易的诗等。

11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15、再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情怀,诗的尾联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116、古典诗词的结构策略,主要涉及构思、造境、布局三个层面

117、联想自然即从眼前的事物触发灵感,联想到彼事物,把彼此自然联结起来,没有牵强附会之感.

118、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9、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

120、首尾照应

121、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122、即诗词意象群之主导者。主导意象与切入角度,是艺术构思的核心,两者常相生相伴,形影相随,双向互动。切入角度常被置于诗词发端,主导意象亦然。《诗词随笔》:“诗重发端,唯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双起之调,贵从容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清人沈祥龙)”。主导意象与切入角度的结合,对于全局构思,意义非常。

123、主导意象亦有其独立性,其存在方式多样,穷通意脉流贯之效。意脉从切入角度开始流转,其具现轨迹表现为由主导意象派生、并体现主导意象流动趋向的意象组合系统。主导意象---意象组合体---意脉入角---意脉流通是一个层层递进、顺势呼应的关系。在意脉流通中,主导意象通过赖以浮现的诗眼以及由此演绎而成的具现形态---警句,直接或间接起着统率的作用。

124、答题对策:①用一两个词概括各自的语言风格。

125、“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126、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7、二、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解题对策。

128、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129、诗人在感物阶段将自身性情或即兴而起的情绪投射、融化到借想象联想而出现的客观景物或事物之中,将物情化,借物抒情,以致情态纷呈,意象环生。情意的意象化延伸通过诗人创作灵思(灵感)和艺术直觉的思维活动,成就全局的意脉流通。

130、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13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132、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33、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13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35、质朴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136、节奏和谐

137、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

138、古诗,尤其是近体诗,它的一句,往往只表明它是一个较大的朗读单位。它同语法上所说的“句子”不是一回事。它有时相当于语法上的一句,更多的时候则大于或小于语法上的“句”。弄清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诗意,有利于教学。古诗,尤其是近体诗,由于字数、格律的限制,同散文在语法上的差异较大,句式极其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为例,就常见句式略作分析。

139、对比对照: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140、抑扬: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141、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国维《人间词话》点评:“'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因诗眼“闹”而演绎出警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进而牵动全局构思,以致“一句之灵,全篇俱活”。

142、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143、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古诗词的结构特点精选好句143句】相关文章

300首最经典的古诗【精选205句】

古诗词大全300首四句初中精选207句

清明节古诗词大全精选好句144句

关于梅花的古诗有哪些精选282句

经典古诗词名句大全励志精选233句

文艺的古诗词取名字优选54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