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元曲四大家-通用65句

目录: 心情说说 2024-08-23 05:03:52 网络整理

元曲四大家

1、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2、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3、元曲四大家是指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生于金末,大都人。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杂四大家”。号已斋叟。

4、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5、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6、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7、3.郑光祖:郑光祖的作品以历史剧为主,他的代表作有《汉宫秋》和《南柯记》等,这些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8、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9、元曲四大家是指元朝时期的四位杰出的戏曲作家和剧作家,他们对元曲的发展和演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

10、关汉卿: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11、元曲只有四大家,没有五大家之说。

12、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其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

13、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其代表作为《墙头马上》

14、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张光祖,白朴,关汉卿,马致远。

15、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6、郑光祖(被誉为"元杂剧之宗"):郑光祖是元朝杂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受到赞赏。他的代表作品有《窥天台》、《残唐》等。

17、郑光祖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代表作《周公摄政》

18、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19、郑光祖: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20、郑光祖,字德辉。其代表作为《倩女离魂》

21、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22、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23、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24、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阝奥)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25、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26、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7、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28、关汉卿,号己斋叟。其代表作为《窦娥冤》

29、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30、这四位戏曲作家的作品在元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他们被公认为元曲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元曲四大家

31、关汉卿(公认为"曲工宗师"):关汉卿是元曲的重要创作家之一,被誉为"元曲之祖"。他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等。

32、这四位元曲四大家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对元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后世的戏曲创作奠定了基础。

33、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34、白朴: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梧桐雨》

35、有关郑光祖的生平事迹没有留下多少记载,从钟嗣成《录鬼簿》中,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

36、白朴(被誉为"脂砚斋主人"):白朴是元朝重要的杂剧作家,以善于描绘细腻情感而闻名。他的代表作品有《南柯记》、《琵琶记》等。

37、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

38、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时期的四位杰出的戏曲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元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体的四位元曲四大家是:

39、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40、郑光祖:《倩女离魂》

41、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后因《唐宋八大家文钞》而流行。

42、2.白朴:白朴以喜剧剧本为主要创作方向,他的作品以《汉宫秋》最为著名,该剧讲述了一个皇帝以貌取人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愚昧。

43、马致远:马致远是元代最后一位重要的戏曲作家,他的作品以《汉宫秋》、《拜月亭》等为代表,这些作品描写了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44、元曲四大家

45、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46、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中最早的一位,他的作品以《窦娥冤》最为著名,该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47、白朴(1226年-1306年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金朝官员白华之子。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48、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49、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50、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51、郑光祖,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但他做过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动在南方,成为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

52、郑光荣(也称"郑伯光"):郑光荣是元朝的历史剧作家,他的作品注重历史背景和人物塑造。他的代表作品有《关汉卿》、《潘洪传》等。

53、关汉卿原名不详,号一斋,一生创作丰富,代表作有《窦娥冤》

54、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并勇于改革齐梁浮艳的诗风。其代表作有《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讨武氏檄》

55、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56、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57、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其代表作为《汉宫秋》

58、白朴:白朴编订成集的词作,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59、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剧中的传奇;王实甫的《西厢记》更是才子佳人故事的典范。他们的戏剧把元代叙事文学推向了高峰。

60、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61、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

62、马致远,号东篱。

63、白朴原名恒,字仁甫,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64、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65、元曲四大家是指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元曲四大家-通用65句】相关文章

四个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造句-集合30句

关于秋天的成语四字成语优选21句

诚信的四字典故汇总31句

关联词造句大全四年级【精选47句】

精选四季分明的唯美句子【36句】

一大家人团聚的幸福的句子【20句精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