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优选41句】

目录: 心情说说 2024-04-30 04:14:00 网络整理

1、《西游记》第65回通过描写唐僧师徒等人进入由妖怪变化的“小雷音寺”拜佛,悟空被合在金饶之内,唐僧、八戒等人也被擒。感悟: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的遭遇,说明了悟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地方根本就不是佛祖的驻地,让妖精把他们全部擒获。

2、后来悟空道出粒粒皆辛苦之话,实指人需惜福。我等生而为人,首惜父母赐命之福,再惜家人养育之福。还有师教育之福,同学互生友情之福。他人帮助之福,他人对你一笑之福。大至地球承载之福,苍天雨露滋润谷物之福。社会帮助之福,国家荣华之福。

3、多亏了观音为他们师徒四人安排下的“暗哨”——“揭谛”向上天请来星神搭救,否则他们会吃大亏的。

4、第八十一回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5、例如《大藏治病经》中“喜怒偏执是一病,行宽心和是一药”。也如憨山的《醒世咏》里“到处随缘延岁月,终生安分度时光”。

6、修持之功,是明其欲念来去,暂时能够止住其念。但真正空掉此念,一念不生,何其难也?再者说了,一念不生,又是人修旁门左道,并非正道。若一念不生,道体生用又从何而来?

7、国王见后恳请八戒与沙僧帮助他降妖救出自己的女儿。

8、所谓“天地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度人助人,善类要助,恶类也要助。若心生分别,即非道心。又落俗尘取舍之心。唐僧虽然慈悲为怀,悟空也知其善恶。但那女子本属妖魔,于修持者来说,就是人心欲念又生。

9、《西游记》第十一回写唐太宗在地府阅历轮回事实,并从地府还魂后之事,他恪守诺言,大行善事,使得唐王朝根基坚固,福禄绵长,让囚犯回家与亲人作别,把数千宫女放出配了军士,这些善事,大得民心。

10、所以,唐僧踩一粒米下界,就是警示修持者注意细微末节。因为大从小中来,小从大里生。看似有大小之分,其实仅存在人我观念。而且,修持渐进,未达悟道一步,终究是有局限的。人不能做的事情很多,只有把能做的事情尽善尽美即可。

11、此回目有几处值得注意,但皆是警示修持者一句话“色字头上一把刀”。不是行了色欲才算犯戒,动一动念头,就是万劫不复。动念头是积累恶因,纵欲行恶,那就是造就恶果。所以“一粒米”虽小,却足以因小失大。

12、他们心里还念着给那个赋予他们地位的国王,希望能献上长生药,永葆江山,永葆年轻。

13、但是并非是那种十恶不赦的吃人的妖精。

14、西游记第11回感悟心语:

15、文中提到了唐僧前世于佛前听经,打盹踩了一粒米下界,所以今天该遭此疾病劫难。

16、《西游记》第九回主要讲述了老龙王犯天条的经过,为后续唐太宗的故事做铺垫。

17、公主劝老妖释放唐僧,老妖答应了公主的请求。

18、《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19、西游记第32回感悟

20、后看《西游记》是在十岁时,那时已懂事了,明白这故事里的真道理了也更加欣赏这本书了。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明朝有名的小说家。书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师徒经过了重重磨难和各种考验,仍坚持到底,不屈服,顽强的与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成佛的神话传说。《西游记》使我感受到世间的正与恶,和只有敢于拼搏,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书中的四师徒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本领,为这本小说平添了几分魅力。唐僧是这本小说中最主要的角色,他胆小、唠叨、不分善恶,但他却始终是善良的,一心向佛,在困难面前不放弃,成为了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是个性急、淘气,但始终忠于师傅,即使是被赶走了,也很关心师傅,每次总是又回来了,他英勇善战,火眼金睛,面对妖精总也不退缩,终成斗战胜佛;猪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后因犯色,而被贬下凡间成猪,也随唐僧取经,途中经常说要各奔东西,还老是贪恋美色,好吃懒做,却始终对师傅不离不弃,武功虽不如孙悟空,但着实也是一个好徒弟,最终成为了净坛使者;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打破了王母的硫璃盏,后将功赎罪,随唐僧取经,他的功夫是三个徒弟中最差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师傅的话言听计从的徒弟,他水下功夫却是三师徒中最好的一个,也成了金身罗汉。读完这本书是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原来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是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是需要坚持到底的,只有肯下功夫,肯花时间,认真的做就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21、悟空听众僧说有妖魔在此伤人,夜间变成一小僧,一位美女来引诱,他现出原身,轮棒就打。那女子摄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无底洞中之妖摄去唐僧。悟空让八戒入山探路。

22、《西游记》的人物,情节,场面,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都极尽幻化之能事,但却都是凝聚着现实生活的体验而来,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折射出世态人情,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23、此番有个社会之福需要注意。可能人人认为社会现实,隐藏很大的弊病。但社会也是人组成的。人人有此私心,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社会常态。但是在这个看似不好的常态里,我们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这个常态所创造的一切。所以,工作之福,同事互生情谊之福,或情爱之福。

24、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的读后感在第四十五回中的国王被人们说是昏君,不辨奸佞,不辨妖精。

25、读后感:《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说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

26、是因为,当年道士求得了雨,和尚没有求得,所以国王十分信赖道士。

27、二人答应了国王的请求,来到黄袍老怪的洞中,与那老妖打斗,八戒见他们抵不过那老妖,便钻入草丛内躲藏起来,而沙僧却被老妖擒住。

28、初次看《西游记》是在六岁时,那时只觉得很好看,里面的人物活灵活现,情节曲折,使我回味无穷。

29、《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为: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

30、反过来看那个国王,当和尚没有本事的时候,马上就灭佛,尊三力士为国师,百依百顺;而当最后知道了三力士的本体后,又马上翻脸,把三力士的好处忘了个一干二净。

31、唐僧带着书信来到宝象国,把公主所写的书信递给国王看。

32、《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33、而三妖怪,虽然不是善者,仗着自己的本事,欺负和尚。

34、打盹是人犯昏沉。每每不懂真义者,读至唐僧不敬佛法,故贬下凡尘,是作者嘲讽帝王权利。实属错误。佛法即是道心,道心即指佛法。佛祖讲经,亦如孔孟推广儒学,使人心怀至善,行仁德。仁德至善,人皆具备。只是常犯昏沉,不明其理。这个昏沉,就是见利忘义,遇事则迷。这还是普罗大众常见之昏沉,拿修持者来说,观鼻呼吸,心思随呼吸动。假若再生旁念,就是犯其昏沉。所以才说:“唐僧踩一粒米下界,今生遭此劫数。“”

35、《西游记》第29回读后感:唐僧被捉之后,在洞内遇见一位妇人,那妇人自称是宝象国的公主她十三年前被黄袍怪捉到此地,想让唐僧帮她寄一封书信送给她的父王,唐僧答应了。

36、因此,站在国王的立场上,他还是为了百姓着想,支持能为他们求来雨的道士。

37、因此,在此回中,应该持一个批判的态度来看待国王和妖怪,国王始终是在为民照相,并且妖怪们心中也存在着某种仁义。

38、猪八戒真懒,孙悟空让他去巡山,不是害他的,他倒好,还装的挺像,都还在那里睡觉,他这次是1个反面人物,我们一定不要学习他。猪八戒这次没有战胜妖怪,他可真笨,逃走之际还摔了一跤,被小妖拉走了,真是自作自受,他当初应该装模作样的,尽量把自己打扮的不像他自己,不要让妖怪们发现他是猪八戒,他说他是走路的,妖怪们就会更加怀疑他,怀疑了以后就会对他下手更狠。

39、这样的妖精心存几分的仁义。

40、保持心境平和,不与人争长较短。因为一切都靠不住,只有仁德慈悲,善行长古不衰。不过,随缘迁岁月,安分度时光并非消极度日。而是摒弃私心,尽最大仁德助人。尽管行善之路极苦,不理解,谩骂之声甚多。但随缘迁岁月,忍辱柔和,永远保持客观理智,就并没有什么烦恼。有些话看似消极,其实是需要配合积极来用的。不然就是偏离正道。毕竟一切都不离道,而行其道,就是道体生用,用后即灭。所有烦恼,不过执着而生。

41、西游记写到第十一回,取经的师徒四人已经全部亮相,而唐僧则是刚刚露面,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从这几回文字可见,唐太宗在西游记中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形象,另外,他的几个大臣,尤其是魏征,也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且有历史记载的基础,但这些君臣言论都带有了神话的意味。

【西游记的读书心得【优选41句】】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笔记优选40句

名著读书笔记【27句精选】

关于读书的好处40句精选

经典语句摘抄【46句精选】

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优选好句173句

读书有益48句精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