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古诗300句

目录: 文案摘录 2024-03-16 05:06:23 网络整理

1、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唐·李郢

3、每逢佳节倍思亲

4、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5、《清明日与友人游》

6、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中秋节多是思念与惆怅不能与亲友相聚。八月十五日夜,白居易望月感慨物是人非,颇为神伤。

9、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10、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11、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3、千门万户曈曈日,

1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6、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17、元日(王安石)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20、除日(农历年尾最后一天)

21、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2、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23、《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24、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25、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26、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27、《竞渡曲》唐·刘禹锡

28、清明(公历4月5日前后)

29、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离居,久不见丈夫,愁绪难抒,适逢七夕佳节,她写下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3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1、清·洪升

32、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33、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34、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5、《生查子元夕》

36、《寒食》

37、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38、正如张说诗中所言,“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逢至端午,又怎能不想起屈原。

39、宋·李清照

40、张九龄:望月怀远

41、《沉醉东风·重九》

42、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43、独在异乡为异客

44、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4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46、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47、《清明》

48、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9、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50、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51、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52、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

53、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可此诗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

5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7、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58、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59、唐·杜牧

60、(唐)韩翃

6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2、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6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64、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

65、唐·戴叔伦

66、端午,五月初五,是我国传承了两千多年的节日之一。最初源于先秦古人的“五月初五是恶日恶月”的观念,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纪念屈原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日子。

67、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68、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6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70、《望月怀古》张九龄

71、宋·王安石

72、东坡居士有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世间所有亲人都能共享这中秋之夜的美好月光。

73、宋·辛弃疾

74、【宋】王安石

75、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6、《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77、遍插茱萸少一人

78、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79、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80、关于除夕的诗:

8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8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3、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84、元夕(正月十五)

85、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86、北宋·秦观

8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8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89、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90、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91、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9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93、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94、杜牧《清明》

95、清明时节雨纷纷,

96、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97、总把新桃换旧符

98、【唐】杜牧

99、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00、南宋·辛弃疾

10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02、七夕夜晚坐看牵牛织女星、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祈祷姻缘、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七夕习俗。

103、东风送暖入屠苏。

104、描写重阳的诗句:

105、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06、古诗十九首之一

107、《鹊桥仙·七夕》

108、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109、宝马雕车香满路。

110、腊八年味愈浓,然而南宋开禧二年的襄阳城或许感受不到”过了腊八就是年“这热闹的节日气氛了,战乱中,不是有人馈赠腊八粥,作者哪能想起来是过节。

111、关于春节的诗:

11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13、唐·高适

1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117、《除夜作》

118、早在宋代,每逢腊八,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煮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作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四十岁左右,罢官回到家乡,对于赋闲在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对现实世界感到激愤不满,又尚未完全意冷心灰,依然渴望东山再起。

119、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120、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21、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2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23、《寒食》孟云卿

124、牧童遥指杏花村

125、路上行人欲断魂。

126、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127、寒食(清明前一两日)

128、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129、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

130、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七夕,它是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化而最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

13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32、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133、腊八,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泡腊八蒜,而年味也从腊八开始日渐浓郁。

134、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135、除夕之夜,诗人还在旅馆中,还在外漂泊。

13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7、众里寻他千百度,

138、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139、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140、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141、《元夕》

142、《除夜》

143、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44、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145、《除夜宿石头驿》

146、《清明》杜牧

147、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148、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149、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15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151、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15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53、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全唐诗》中与寒食节相关的诗至少有400多首,韩翃的这首独占鳌头。

154、《行香子·七夕》

155、《借八危家饷粥有感》

156、《端午》

157、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又叫“拜月节”、“团圆节”。逢此佳节,家家户户都团圆在一起,赏月聊天,给孩子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

158、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159、(宋)欧阳修

160、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161、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16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63、《二月二日》

164、“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道尽了少男少女之间爱情的甜蜜与美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言尽了这世间爱情的真谛。

165、关于元宵节的诗:

166、宋·陆游

167、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168、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69、借问酒家何处有,

17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71、描写七夕节的诗句:牵牛织女(杜甫)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172、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祭祖、扫墓的日子。

17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74、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175、腊八(农历腊月初八)

176、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177、《元日》王安石

17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17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8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181、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182、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183、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184、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85、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186、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18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188、《七夕》

189、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190、【唐】权德舆

191、《二月二日即事》

192、北宋·苏轼

193、《守岁》苏轼

194、唐·来鹄

19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196、【宋】欧阳修

19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98、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199、闾门即事(张继)

200、南宋·赵万年

201、沉醉东风·重九(关汉卿)

202、唐·韩翃

203、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204、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在古代九为大吉之数,二九相逢,是吉祥的象征,表达出了古代人民对健康长寿、平安喜乐的美好向往。

205、描写清明的诗句:

206、唐·王维

207、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208、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晨。

209、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210、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11、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212、【宋】文天祥

213、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14、描写春节的诗句:

215、民间认为,寒食节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其淡泊名利、宁死不屈、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受到推崇。

216、《中元夜》

21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218、重九正是入秋时候,草木摇落,北雁南飞,一片衰飒之气,容易唤起人的愁思。这首小令渲染了冷清的秋天氛围,寄托了悲凉的秋思,情调有些哀伤。

219、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20、《元夕》欧阳修

221、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222、王安石《元日》

223、清明是古人出游踏青的日子,“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真实再现了唐代人清明时出游的情景。

22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225、轻烟散入五侯家。

226、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27、(汉)佚名

228、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229、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230、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31、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232、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233、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234、“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23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3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37、春城无处不飞花,

238、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23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40、《正月十五夜》

24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42、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243、《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24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4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246、爆竹声中一岁除,

247、唐·白居易

248、遥知兄弟登高处

249、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250、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5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52、明月飞乌鹊,空山鸣杜鹃。

253、日暮汉宫传蜡烛,

254、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255、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256、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257、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58、描写元宵的诗句:

259、刘禹锡这首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260、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261、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26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263、.杜甫:月夜忆舍弟

264、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65、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66、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267、宋·方岳

268、《乞巧》林杰

269、元·卢挚

270、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271、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272、《岳州观竞渡》

273、唐·张说

27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75、《青玉案·元夕》

276、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27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想起那相隔遥远的亲人,都会暗自神伤吧。

278、除日,又称”除夕“、”除夜“、”岁除“、号称”百节之首“,是看见交替、除旧迎新的时刻。

279、《元日》

280、【唐】文秀

281、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282、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283、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284、《中元作》

285、寒食东风御柳斜。

286、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287、《鹊桥仙》秦观

288、唐·苏味道

289、“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因为诗人已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

290、元宵节(正月十五)

29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9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93、描写中秋的诗句:

294、唐·李商隐

29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96、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此天清地明之时遥祭先祖,又何尝不会生出一些慨然之意呢?

297、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298、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299、《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300、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唐)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4、端午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5、七夕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6、中秋《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7、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醉花阴・重阳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扩展资料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其它中秋节的习俗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古诗300句】相关文章

中秋的诗句古诗大全

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精选69句】

一到十的祝福语优选好句69句

松下裤带子精选61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356句精选

小池古诗露的意思是什么精选好句59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