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如何上好一堂古诗鉴赏课优选231句

目录: 励志句子 2024-02-10 05:00:12 网络整理

1、凝炼美。2、简远美。3、含蓄美。

2、鉴赏古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诗中描绘的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的意境,离不开想像。鉴赏诗歌应抓住具体的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

3、特别提醒——勿泛化使用

4、五、分析古诗艺术特色,讲述写作特点。

5、(三)相关范畴——褒贬

6、(一)知作者

7、(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8、(1)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

9、(二)手法与艺术手法在外延上不仅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也包括具体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也就是说,描写、抒情等不是手法,也不是艺术手法,但是,怎样描写、怎样抒情诸如“侧面描写”“白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具体的描写、抒情方式就是手法或艺术手法了。

10、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11、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2、教师讲授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要素配合默契,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13、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14、③以乐景衬哀情

15、把抽象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16、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7、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8、修辞手法

19、字词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了字词,就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诗句。要关注古诗中重点难点字词的理解。如对多音多义字词的理解,对数字虚实的理解,对通假字的理解。还有古今异义字词的理解、含有典故字词的理解等。

20、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21、一、知生取法(1知学情;2.取学法 )

22、问: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23、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基本规律:

24、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25、建议:分析讲授题目时要注意思惟的分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26、(二)间接抒情

27、表达技巧诸概念辨析

28、三、结构对比:

29、(二)抓意象

30、细节描写

31、②以景结情(情→景)

32、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33、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34、初步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利用工具书及相关注释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并达到能正确朗诵诗文的程度。

35、三、抑扬

36、二、比拟五、夸张八、反问

37、“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作者的生平,包括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等。又如作者的风格、流派、作品特点等。还要了解诗人与作品的关系。

3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39、示例二:滁州西涧韦应物

40、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古诗基础,了解本年段的古诗教学目标,了解古诗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还需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古诗的现有能力和发展能力。

41、(二)知背景

42、三、双关六、对偶九、互文

43、①相反相成

4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5、四、解诗明意(1.解诗题;2.解字词;3.解诗意;4.解诗情。)

46、四、衬托

47、性质分类

48、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

49、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50、联想、想象与夸张

51、是指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感悟。要理解每句诗大概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诗句大概的结构,还要了解“诗外之意”。“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52、表达方式

53、二、知人论世(1.知作者;2.知背景。)

54、【赏析】《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诗人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初夏小荷花池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之情。

55、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内涵深蕴、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意境交融、风格多样,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古诗的准确研读。我们试图通过“知人论世―读诗诵韵―解诗明意―欣赏积累―知生取法”五个步骤帮助教师进行古诗研读。

56、(三)区别与联系

57、五、对比

58、(4)“虚”与联想、想象

59、方式类型

60、色彩的渲染

61、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62、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63、八、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64、九、借形象说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65、研读的内容是全面而详细的,但并不是说全部要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所取法。有的可从诗题切入,有的可抓题眼进行古诗教学,有的可通过关键词语解诗意,有的可联系时代背景明诗意,有的则抓意象感悟诗情,有的通过精妙语言感悟古诗的意境。采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如诵读成韵,侧重读诗诵情;诗画交融,侧重想象悟情;以诗解诗,侧重积累对新知识的建构。也可以用散文扩诗、课本剧表演等,侧重对诗外之意的拓展。

66、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7、(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68、首先应读懂诗歌,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这当然要从诗的文字符号入手,在文本上下一番苦功,反复咀嚼,但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如标题、作者、注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69、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70、借事抒情(用典故)

71、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72、(一)修辞手法(二)表现手法

73、②相辅相成

74、答: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往往会采取五步法,五步教学法是:

75、借景抒情

76、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教学中无科学性错误,详略得当,布局合理,字迹工整规范。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大方。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容量适度,环节连贯、紧凑。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课堂结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

77、二是理解读。

78、鹧鸪天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79、古诗教学也要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证明,“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了言简意赅的文风。古诗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使学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80、(五)抓积累

81、(一)知学情

8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83、(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84、四、解诗明意

85、点面结合

86、二、知人论世

87、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88、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89、研读古诗时,要思考学生已有的积累是否能引发新知的学习,温故而知新。要思考现有的古诗如何更好积累,可以积累有关作者的诗、有关主题的诗、相关体裁的诗、同一意象的诗等。

90、似贬实褒2、似褒实贬

91、一、关于表达方式

92、(3)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

93、二、解决生字词,范读古诗领读古诗,让学生背诵古诗。

94、动静结合

95、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

96、(1)它们的目的不同(2)修辞作用不同

97、内容类型:

98、十、列锦

99、诗中有画:

100、十一、蒙太奇

101、诗歌的鉴赏无非是两个大方面:内容与形式。近几年高考诗歌的鉴赏在设题上,往往要求从一个角度来鉴赏诗歌。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即诗歌的形式)呢?

102、二、议论

103、欲扬先抑

104、欲抑先扬

105、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106、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

107、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08、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109、从哪些角度鉴赏诗歌的形式

110、(三)类别

111、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112、二、联想和想象

113、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114、(1)表现手法是用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

115、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116、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1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

118、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首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119、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120、一、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121、⑤景略情在

122、内容分类:

123、②以哀景写哀情

124、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125、示例一:

126、(三)解诗意

127、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就形成了意象。因此,研读诗歌时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月亮”寓思乡、“梅花”寓高洁等。

128、解答分析:步骤一:解释“杜鹃”这一传统意象的寓意以及它与主题的关系。步骤二:解释句意,在把握全诗主旨的前提下来理解句意。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注意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的愁绪”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怎么样”的感情或感慨。三个问题按顺序答题。

129、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130、(1)人烘托人(2)物烘托物(3)景物烘托人物

131、②已逝之景之境。

132、五、欣赏积累

133、作用(艺术效果)

134、问:两首词都是悼念亡妻。请比较分析苏词和贺词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

135、(3)情景与哀乐的四种关系:

136、教学目的全,准,科学性强,切合实际。教学重点明确,突出重点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难点找到,解决的方法恰当、有效。教学内容信息量最大,教学结构安排科学,从容自然,有张有弛。教学过程体现两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积极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动了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课堂反馈渠道畅通无阻,形式多样,方向多维,矫正及时有效。

137、六、用典

138、点染2、曲直3、隐显4、移情

139、问: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0、一、象征:

141、鹧鸪天贺铸

14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143、古诗的用词非常精炼。阅读时抓住诗词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用心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研读诗歌的语言,就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如铺陈、比喻、起兴、夸张、虚实、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动词锤炼、词类活用等。关注古诗特色语言的表达,如词语倒置、句序倒置、诗句中的有意省略等。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绚丽明快等。

144、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用韵十分讲究,了解古诗押韵、偶韵、排韵等知识,发现诗中的用韵特点,吟之,诵之,读出韵律之美。

145、(一)解诗题

146、示例:江城子苏轼

147、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148、每学习一遍古诗文,学生至少要经历“三读”:

149、诗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点明诗的写作背景,或交代诗的线索,或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或显现诗的情感基调。

150、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151、②运用历史故事。

152、表现手法

153、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154、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155、十一、迭字

156、虚实结合

157、五、渲染

158、常用方式——以动衬静

159、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160、二、伏笔、照应

161、(一)在解题时,手法与艺术手法内涵与外延基本相同。

16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163、①以乐景写乐情

164、第四节结构模式

165、读是学习古诗的入门之径,朗读时先要做到读音正确,也就是要注意读准生字、难读的字、多音的字、因押韵而需改变读音的字等。再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166、三、读诗诵韵

167、(二)读出节奏

168、诗情就是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中描绘的人、事、物、景,诗的字里行间都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我们要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思乡怀人、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感情。

169、(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

170、古诗是讲究平仄的,平声悠扬,仄声短促,平声、仄声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在诵读中应考虑平仄关系在诗中的呈现,更好地读出诗的自然节奏,把握诗人的情感韵律。

171、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172、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173、十、离合

174、三、记叙

175、学生在初读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结构和表达方式会提出一些疑问,此时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扫清思维上的障碍,等学生真正理解后,再让学生通读课文,此时学生会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感觉,学习成就感会大大增强。

176、①引用神话故事。

177、二、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178、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179、“虚”的三类内容

180、四、卒章显志

181、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182、五、欣赏积累(1.抓诗眼;2.抓意象;3.抓意境;4.抓语言;5.抓积累)

183、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悲壮、恬淡、孤寂等。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如《泊船瓜洲》就以“月落”“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绘出一幅秋夜羁旅图。

184、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185、一、层层渲染、铺垫

186、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诗眼或为一字、一词、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187、(二)解字词

188、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189、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分为五步:课前查询知诗人——介绍背景解诗题——质疑讨论明诗意——想象诵读悟诗情——迁移运用背诗文。

190、④寓情于景(有景无情)

191、(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192、④以哀景写乐情

193、三、关于手法、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194、直接与间接抒情的相关范畴

195、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196、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197、特别提醒——烘托实际上是一种侧面描写。

198、一、知生取法

199、(四)常见常用典故

200、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201、(1)用语(2)用事

202、③缘情布景

203、示例: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204、七、照应

205、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206、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207、一是初读。

208、拓展资料:

209、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210、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11、(三)读出韵味

212、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3、(四)抓语言

214、三、讲解重点字词,逐句串讲古诗。

215、借物抒情

216、(二)取学法

217、(三)抓意境

218、本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

219、(1)明用典故(2)暗用典故

220、(3)正用典故(4)反用典故

221、四、让学生叙述诗词大意,在此基础上老师讲述古诗大意,归纳古诗主旨。

222、(一)读准读通

223、(一)抓诗眼

224、(四)解诗情

225、①触景生情(景→情)

226、三、读诗诵韵(1.读准读通;2.读出节奏;3.读出韵味。)

227、“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28、一、抒情方式

229、联想、想象与浪漫主义

230、一、比喻四、借代七、设问

231、无论中考高考,都有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如下:一、古诗鉴赏离不开三个问题一是写什么?(内容)、二是怎样写的?(方法)三是为什么写的?(主题)读懂古诗的写法,就能快速有效的答题。二、答题方法1、捕捉信息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对象就是人、事、物、景。(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列清单)2、列清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闻笛----折柳----故园情。情感:(故园情)思乡怀远之情。技巧:接物抒情。列举古诗的清单,可操作性强,但应注意:所列举的信息要紧扣题中所问,要起到为解题提供分析材料的作用。三、抓住关键词语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什么是关健词语?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动词、形容词、能反映诗人辛勤的形容词。四、如何鉴赏?鉴赏:内容,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语言、技巧用了什么语言、技巧,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归纳、梳理出相应的解题思路。五、语言(炼字)类考题答题的基本思路与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情态。“看“字。每回看一次,都令自己肝肠寸断,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情景。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在整体上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六、答题思路1、答法:研究题干(1)、方向:思想、气氛、形象、结构、手法、(2)、层级:填空(用词)、简答(问什么,答什么)、简述(温习议论文,观点+材料)2、性质判断:规范、半开放、开放。观点,符合社会价值观,符合逻辑。问到人或物特征,用形容词。注重意译的重要。古诗的表现手法与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高度重叠。3、古诗词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就是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卒章显志、借物抒情、特征与功能。

【如何上好一堂古诗鉴赏课优选231句】相关文章

如何做古诗词鉴赏题【55句精选】

重阳节的一句话【优选37句】

如何提高小学生古诗鉴赏能力49句精选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