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骑士-你身边的文学乐园

有关蝉的古诗精选好句120句

目录: 经典文案 2024-01-30 04:25:05 网络整理

1、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闻新蝉寄桂雍》

2、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3、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4、物趣时时改,人情忽忽迁。

5、唐-雍陶

6、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7、《蝉》是一首五言古诗,托物寓意,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8、最贴合题目的是:

9、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0、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11、《蝉》唐代:虞世南

12、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13、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14、此岁方晼晚,谁家无别离。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6、《蝉》唐代:李商隐

17、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18、宋代词人王沂孙则听出了悲伤。《齐天乐·蝉》宋代:王沂孙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熏风,柳丝千万缕。释义:宫妃满怀离恨,忿然魂断,化作一只衰蝉,年年都在庭院的绿荫丛中哀呜。它刚刚还在枝头上呜咽,不一会儿又飞到幽暗的密叶丛中呜叫,一遍又一遍地将生死离别的愁绪向人深深倾诉。西窗外秋雨初歇,蝉儿惊动的声音如玉佩在空中作响,又如玉筝调柱般美妙动听。昔日的明镜已经昏暗,容貌已经憔悴,可为何蝉翼还像从前那样娇美?金铜仙人铅泪如洗,去国辞乡,只可叹她携盘远去,不能再贮藏清露以供哀蝉了。秋蝉病弱的双翼惊恐清秋的到来,那枯槁的形骸在世上已沧桑历尽,还能承担起多少次斜阳的折磨?凄咽欲断的啼叫更让人觉得悲苦,可为什么她还欲独自将哀怨的曲调吟唱,让自己顿时承受这无尽的哀伤?而当此之时,她只能徒然追忆当年自己欢笑在薰风中,柳丝万缕飘飞的美景。

19、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闻蝉》,刘昭禹

20、感新犹感旧,更复几多年。

21、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22、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23、《在狱咏蝉》唐代:骆宾王

24、宋-林景熙

25、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秦中寄远上人》孟浩然

26、一夜凉风催晓露,半林黄叶恋斜晖。

27、以下就是关于蝉的古诗还有四言绝句:

28、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29、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0、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31、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32、叫来叫去浑无事,叫到诗人白发生。

33、宋-张明中

34、古人的咏蝉诗多托物言志,富有哲理,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是这类诗中的名篇之一。王籍从鸣蝉噪声中感受出了夏之静美,升华到了“禅境”,这乃是“禅悟”——此时的“蝉”与“禅”达到了殊途同归之妙。《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释义:小船畅行在若耶溪的溪水中,远远看去像是要与天际相接。远处的山峰北面生出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这样美好的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35、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36、唐-于武陵

37、从此最能惊赋客,计居何处转飞蓬。

38、如何不管人孤寂,却把繁声暗里牵。

39、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40、新蝉忽发最高枝,不觉立听无限时。正遇友人来告别,一心分作两般悲。《闻蝉感怀》

41、闻蝉二首

42、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翅翻晚鬓寻香露,声引秋丝逐远风。旅馆听时髭欲白,戍楼闻处叶多红。《新蝉》

43、唐-刘禹锡

44、行经朝雨後,思乱暑风前。

45、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46、虞(yu二声)世南

47、清-缪徵甲

48、雨后闻蝉

49、听蝉八绝句

50、《蝉》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51、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其著名的《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德”,即文、清、廉、俭、信,将蝉喻为君子。《寒蝉赋序》(节选)西晋:陆机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释义:它头上有花纹,是有文采的体现。它吞雾气喝露水,是清高的体现。它不吃麦黍粮食,是廉洁的体现。它不住在巢穴里,是节俭的体现。它顺应气候恪守节操,是有信义的体现。

52、凉思知秦树,衰鸣乱渭流。

53、弦管楼中永不闻。

54、海北人情异,江南去路赊。

55、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56、噪蝉声乱日初曛,

57、唐-子兰

58、《听蝉》赵嘏

59、唐代诗人虞世南从这种蝉鸣中听出了一个人名声的重要。《蝉》唐代: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60、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61、争奈愁人数茎发,

62、也知树小栖难稳,欲曳残声向远飞。

63、高蝉旦夕唳,景物浮凉气。木叶渐惊年,锦字因络纬。()稍断当窗梦,更凄临水意。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闻蝉》

64、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65、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66、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67、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68、宋-梅尧臣

69、一雨生凉思,羁人感岁华。

70、唤得槐柯芳梦觉,薰风一曲换西凉。

71、朝催篱菊花开露,暮促庭槐叶坠风。

72、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73、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

74、宋-杨万里

75、壳蜕已从今日化,声愁何似去年中。

76、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平鸣。

77、一起来欣赏15首描写蝉的古诗词,让人感受别样韵味。

78、始闻蝉,有怀白宾客,去岁白有闻蝉见寄诗

79、古诗《蝉》

80、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81、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8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83、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84、数声风露饱,一声古今愁。

85、抱叶吟风相后先,绿杨影里夕阳天。

86、藉(jiè):凭借、依赖。

87、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88、宋-宋无

89、唐-徐夤

90、蝉韵极清切,始闻何处悲。

91、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92、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谢,能令万感生。——《新蝉》

93、【作品鉴赏】

94、年年离别处,岁曲送残秋。

95、在古代蝉文化中,蝉的品质是立身高洁、能够脱胎换骨、使精神升华。古代诗人喜欢写蝉,是因为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虽然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9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7、寒鸣宁与众虫同,翼鬓緌冠岂道穷。

98、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99、故园儿女在,夜夜卜灯花。

100、而柳永更是借寒蝉道尽了离愁别绪。《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释义: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10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02、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

103、故园秋隔五湖云。

104、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105、蝉声初到树,客梦不离家。

106、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107、一壳空空纸样轻,风前却有许多声。

10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9、宋-李刘

110、明-金大舆

111、翼绡微动自宫商,几曳残声送夕阳。

112、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诗。

113、宋·辛弃疾

114、高柳夕阳收,繁弘秦未休。

115、唐-许浑

116、《蝉》原文翻译及赏析(虞世南)

117、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118、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时。

119、唐-薛涛

120、蝉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鸣虫。据孟昭连先生的《中国鸣虫》一书介绍,它在古代的别名竟有三十五个。在《诗经》中,蝉又称螓(音qín勤《卫风·硕人》)、蜩(音tiáo条《豳(音bīn宾)风·七月》)、螗(音táng唐《大雅·荡》);而在《尔雅》中,又多了十一种叫法,分别是螂蜩、螗蜩、蜻蜻、茅蜩、蝒(音miàn面)、马蜩、蜺(音ní倪)、寒蜩等(见《国学网〈十三经〉尔雅·释虫);扬雄的《方言》中,则又多出十种称呼,分别是蛉蛄、蟪蛄等。

【有关蝉的古诗精选好句120句】相关文章

柳条像什么【精选43句】

一年级的古诗大全300首【146句精选】

小池古诗的意思翻译语文大师精选好句79句

五年级上册蝉古诗 虞世南【47句精选】

村居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景色【优选33句】

古诗词硬笔书法格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20

网站地图